2006年5月4日

脆炸芝士泡芙

這個食譜是從一本Tapas的食譜書中看到的。Tapas是西班牙的下酒小食,種類繁多。Tapas的發源地眾說紛紜,流傳的故事也相當不同﹔其中一個是指以釀酒聞名的安大路西亞(Andalusia)是Tapas的發源地,當地慣常喝酒時都會佐以夾了火腿或芝士的麵包,又或者是一小碟的食物,他們會用小碟充當酒杯蓋,這樣灰塵髒物就不會掉進酒裡面了!自此解作蓋子的「Tapa」就流傳開去,各式佐酒的小食就命名為Tapas。

三數年前西班牙菜在香港好像還不是十分當道(可能是我自己井底),去年回港發現多了很多西班牙餐廳,當中也有售Tapas。除了Tapas以外,我還十分喜歡西班牙的海鮮飯,不同種類的海鮮單看就令我口水流了!

記得有一次要向一些鬼鬼朋友解釋中式點心是什麼,我解來解去都不能給他們講明白﹔然後大龍說﹕「其實中式點心就像西班牙的Tapas,小碟小碟,但種類繁多。」大家都點頭稱是,曰完全明白了!你認為這個比喻適合嗎﹖

食譜來源﹕TAPAS

材料﹕
  1. 麵粉...35g
  2. 橄欖油...25ml
  3. 清水...75ml
  4. 中型雞蛋...1隻
  5. 硬芝士...25g (刨碎,可選車打芝士、巴馬臣芝士等等)
做法﹕
  1. 麵粉過篩備用
  2. 將橄欖油及清水同放鍋中,以中火加熱
  3. 當鍋中的油水一滾,立刻離火,然後迅速加入已過篩的麵粉
  4. 用木匙攪拌至麵粉與油水完全混合﹔混合物會成為一團很濕潤的麵團,但不會黏住鍋身
  5. 混合物放涼1-2分鐘待用
  6. 雞蛋拌勻,然後分2-3次倒入已放涼的麵團中﹔每一次倒入蛋液後都要使勁用力將蛋液完全拌入麵團。初拌的時候蛋液會好像怎麼都不能拌入麵團中,但只需要用力不停拌勻便可
  7. 拌入所有蛋液後,混合物會成為幼滑濃稠糊狀
  8. 拌入碎芝士及適量的鹽及胡椒粉調味
  9. 用大火將炸油加熱,待油滾熱後,用兩隻小匙協助,用一小匙舀取混合物然後用另一小匙將推進滾油中,
  10. 炸2-3分鐘,至金黃偏啡色
  11. 其間要不時將芝士泡芙轉動,否則很容易會燒焦
  12. 盛起置廚房紙上以吸去多餘的油份,趁熱享用
後記﹕
  • 不是即時炸的話,完成步驟(8)後,用保鮮紙封好,置雪柜中,待炸前才取出
  • 個人認為不宜一次做太多,因為炸時要手快,否則容易燒焦﹔吃時要趁熱,做太多做得來也趕不及吃
  • 試過用中火及大火來炸,用中火炸時,一放入混合物有兩個可能性﹕a) 混合物即時散開,變成芝士粒粒﹔b) 混合物即使沉底,黏住鍋底﹔用大火炸,效果比較好,較容易控制,但必須看緊,不然會燒焦

2006年4月27日

Coffee Geek

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first sip of my coffee. It was a cup of freshly ground and brewed coffee. Since then, I fell in love with it. However, the first taste was so good, I then couldn't find any coffee as good as that.

When I was old enough, I started going to Starbucks with friends, leaving MacDonald behind. However, paying that much money, most of the time I prefer MacDonald's coffee to Starbucks'. Because in MacDonald I am only paying what the coffee is worth but not an overpriced crap coffee.

I constantly get disappointed with Cappuccino. It's either too bitter or too cool. It's so obvious that those so-called coffee enthusiasts do not warm the mug up, put too much espresso and the milk is probably not steamed. So I avoid having Cappuccino at coffee places, only have a Mocha or hot chocolate all the time. At least these are sweet; I don’t think there is much can go wrong in them.

NOW, I have started making my own coffee. I am a complete beginner in coffee making but I am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o it.

The bad thing about this is not only the caffeine but also the money you can spend on it.

I started off buying a cafetiere; then a coffee grinder and on the weekend I bought an espresso pot and got a free milk frother off a food magazine. (The milk frother is PINK!) I haven't really spent that much money on coffee making but you can spend some serious money if you are really fussy about it.

I have got a Bodum made coffee grinder. I bought it just because it was cheap, only £10. Most reviews I have read recommended burr because it gives a more uniform grind of the beans. This is very true. The Bodum one I have got is a blade one, the grind of the beans really is not uniform. But I think this is something I can live with because I am only using a cafetiere.

Having made freshly ground and brewed everyday coffee, I am now up for another challenge: making fresh Cappuccino and Latte. These coffee variations are espresso based. Supposedly espresso can be made by using a cafetiere. However, I wanted to go for a more authentic way. So I bought an espresso pot.

Problem starts here. Without one of those fancy espresso & cappuccino maker, I cannot steam and froth the milk by using pressure. All I can do is to use a milk pan to heat up the milk and use my freebie to froth it. I haven’t tried making it but I hope it will go well or I can just sell them on on ebay. LOL

2006年4月23日

龍蒿草奶油菠菜雞肉寬扁麵

這個寬扁麵非常容易做,吃起來口感味道都跟餐廳的沒什麼分別。不是賣花讚花香,我吃了一口就禁不住像伙頭智多星裡的味皇一樣大叫「好美味啊!」,幼滑的鮮忌廉加上蒜頭的香味,嗯……!吃嫌了肉醬意粉不妨試做過個!

食譜改寫自BBC food 材料﹕
  1. 寬扁麵 225g
  2. 雞胸肉...1塊,切厚片(大概1-1.5cm)
  3. 菠菜...隨意
  4. 蒜頭...2瓣,剁成蓉
  5. 鮮忌廉(single cream)...150ml
  6. 新鮮龍蒿草葉(tarragon)...切碎,3湯匙
做法﹕
  1. 燒開滾水,將寬扁麵放進大滾水內煮 8-10 分鐘
  2. 同一時間用中火預熱煎鍋,放少許油,待油熱後放入蒜蓉炒香
  3. 蒜蓉炒至輕微轉色便放入雞胸肉片,將肉片兩邊煎封(顏色轉成白色或微黃色),小心繼續炒拌蒜蓉,不然會燒焦啊!
  4. 將鮮忌廉及3湯匙水倒入雞肉及蒜蓉中,將火收慢,用中慢火慢慢煮醬汁
  5. 當寬扁麵煮熟後,將菠菜放入煮麵的鍋中,然後立刻一同隔水瀝乾待用。(由於菠菜遇熱即熟,一放進煮麵的熱水中就立刻煮熟)
  6. 待醬汁滾熱後,放入適量鹽及胡椒調味,將適量醬汁及所有雞肉倒入已煮熟的麵中,拌勻,即成。
後記﹕
  • 醬汁不要一次過全部倒到麵中,醬汁該剛剛足夠包住每一條麵﹔而不是一團麵在一淌醬汁中游泳
  • 原食譜中雞肉和醬汁是分開煮的,我不想洗碗的時候洗這麼多,所以將步驟稍作改動,可以用一個鍋就煮好雞肉及醬汁
  • 原食譜中沒有炒香蒜蓉這個步驟,但我覺得炒香了的蒜蓉給醬汁一點淡淡的蒜香及味道,醬汁味道更佳
  • 在網路上找到很多Tarragon不同的譯名,要買的話還是按英文名字買吧
  • 買不到Tarragon,可用歐芹(Parsley)或蒔蘿草 (Dill) 代替,但我個人認為不要將蒔蘿草放進醬汁裡面煮,切碎,上碟後才灑在寬扁麵上會較好 (我沒有試過,只是直覺上的建議)
  • 買不到新鮮的,用乾燥的也可以啊
  • 圖片中的麵是我自己手打的菠菜寬扁麵,所以是綠色

2006年4月19日

大學生涯的味道 — 吞拿魚包

最初想要做麵包的原因是在英國沒有多樣式多口味的麵包,在香港不同形狀不同餡料及不同國藉的麵包,應有盡有。記得小時候非常愛原隻雞腿炸麵包,原隻雞腿外面包住炸得香脆的麵包,那時覺得好新奇﹔中學時愛上了咖哩牛肉炸麵包,每一次自己去麵包店買麵包的話這款麵包是必然選擇﹔在香港上大學的時候則愛上吞拿魚包配維他檸檬茶,幾乎要回去上課的早上,都會到飯堂那裡買一個吞拿魚包和檸檬茶。

有日跑到中國舖買了盒維仔檸檬茶,喝著喝著就想起了吞拿魚的味道﹔夠可怕吧,喝檸檬茶會喝出吞拿魚包的味道,哈哈!就因為這樣做起吞拿魚包。

食譜來源﹕為食貓

麵糰材料﹕

  1. 高筋麵粉...225克
  2. 吉士粉...2湯匙
  3. 快速乾酵母...1茶匙
  4. 雞蛋...1隻
  5. 糖粉...40克
  6. 清水...120毫升
  7. 牛油或植物牛油...15克 (室溫)

餡料材料﹕

  1. 鹽水吞拿魚...1罐
  2. 沙律醬...2湯匙
餡料做法﹕

吞拿魚隔水,用叉子搗爛,跟沙律醬拌勻

麵糰做法﹕
  1. 高筋麵粉、糖粉及酵母倒入大碗拌勻
  2. 中間撥開一個洞,將雞蛋及牛奶倒入,拌勻﹔倒出至板案上放入牛油,搓揉10分鐘左右成為光滑有彈性麵糰
  3. 將麵糰放回大碗中,用保鮮紙封好碗口,置溫暖處發酵1小時或至麵糰大小原來的兩倍
  4. 將麵糰取出測試是否已完成發酵,用手指沾一些麵粉,插進麵糰中抽出,如指洞沒有收縮那就表示發酵完成﹔否則需繼續進行發酵
  5. 進行翻麵﹕用拳頭輕壓麵糰將裡面的空氣擠出
  6. 將麵糰從碗中倒出,搓揉2-3分鐘,將麵糰分成6等份
  7. 將麵糰滾圓,擀薄然後包入餡料,收口向下放在已抹油的焗盤上
  8. 以同樣手法處理剩餘麵糰

  9. 用保鮮紙蓋好,於溫暖處靜置60分鐘或至麵糰原來大小的兩倍
  10. 焗爐預熱200C(最少十分鐘)
  11. 入爐焗10-15分鐘或至表面轉金黃色
  12. 出爐至網架放涼30分鐘,入盒儲存


    吞拿魚包大特寫﹕看看入面的氣孔組織就知道有多鬆軟,Yum!

 後話﹕
  • 可從麵糰材料中留起少許蛋液用作塗包面之用
  • 我用的是快速乾酵母(Easy Blend/ Fast Action Dried Yeast),可直接拌入其他乾材料中﹔如使一般乾酵母(Dried Yeast/Active Dried Yeast),則需預先和暖牛奶溶合
  • 如麵糰過份濕潤的話,可多加一點麵粉,每一次放1湯匙左右﹔同樣地如麵糰太乾的話,可多放一點牛奶,每一次放1/2茶匙左右
  • 我自己現在做麵包時,在第一個部驟不會將全部麵粉倒入,會特意留起1-2湯匙﹔因為我覺得麵糰一旦太乾,即使再加入水份要將麵糰揉至有彈性相當困難﹔所以寧願一開始將麵糰弄得濕潤一點,再逐漸揉入留起的麵粉

2006年3月27日

浸蔥得蔥

媽媽和謝茜在英國的時候都說過同一番說話,問過同一個問題﹕「蔥要買的嗎﹖還要這麼貴!﹖這個在香港都不用錢的。」

那時候其實真的忘記了在香港買蔬菜的時候都有免費蔥,因為已習慣了蔥是要付錢買的,即使沒有免費蔥,要買的話價錢也不貴。在英國買,最平宜的大概是50便士一束,一束大概有7-8棵﹔可是因為不是每天都做中國菜的關係,通常買一束回來,大半都會送進垃圾筒。

幾個星期在清理冰箱的時候,發現了一束已進入死亡狀態的蔥,看看才用了一棵就這樣扔掉實在是很浪費,根部雖然被修剪得很短很齊整,但可能還能種的。這個念頭閃過腦袋後,便拿了一個玻璃瓶,灌了一點點水剛好足夠浸泡著根部。沒想到才不過幾天,幾棵蔥就快高長大。

此舉實在是一舉數得﹕ 1) 省下50便士 2) 不用浪費 3) 無限量供應 (理論上) 4) 隨要隨有,拿剪刀收成就可以了

要是什麼都可以這樣種就好了!

* 圖中最長的一根蔥有一呎長

紅辣椒牛肉餡意大利雲吞配歐芹青醬

不知道是否天氣冷的關係,最近做菜總喜歡加紅辣椒。都已經三月底了,天氣還是這樣冷,今天還整天下著毛毛雨,令人覺得好悶。

紅辣椒牛肉餡意大利雲吞 大利雲吞麵糰材料﹕
  1. 意大利麵食麵粉...1杯
  2. 雞蛋...1隻
  3. 蛋黃...1個
  4. 水...適量
做法﹕
  1. 麵粉過篩 (可用容量較大的混合盆或將麵粉置於板案上)
  2. 麵粉堆正中撥開一個洞,將打勻了的雞蛋和蛋黃全部倒進洞
  3. 小心的將麵粉和蛋液混合,抒成光滑麵糰﹔如蛋液不夠將所有麵粉抒合,可逐少加入一點一點的水份
  4. 用保鮮膜包好抒好的麵糰,置涼爽處或冰箱(fridge)內30分鐘
紅辣椒牛肉餡材料
  1. 紅辣椒...1隻
  2. 碎牛肉...適量
  3. 歐芹(parsley)...適量 *(不要莖部)
  4. 油...少許
  5. 太白粉(生粉)
  6. 調味﹕醬油、糖、黑胡椒粉 適量
做法﹕
  1. 紅辣椒、歐芹切碎
  2. 將碎牛肉、切碎的紅辣椒歐芹、油、調味全部拌勻
  3. 如覺得牛肉不能輕易粘在一起成一個球狀的話,可逐少加入一點點太白粉。
意大利雲吞做法﹕ 使用製麵機﹕
  1. 拿出麵糰,用製麵機將麵糰壓到最薄
  2. 用餅模或杯子蓋成一個個圓形的意大利雲吞皮,然後包入餡料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使用麵棍(rolling pin)﹕
  1. 拿出麵糰,平均切成20-24等份小麵糰
  2. 用麵棍將小麵糰幹薄
  3. 麵糰幹至某個程度,會自動回縮,看上去不能繼續幹薄,如希望繼續幹薄的話,可灑上太白粉
  4. 製好麵皮後可包入餡料
歐芹青醬 材料﹕
  1. 歐芹 (parsley, 去除莖部)...30g
  2. 蒜頭...1-2瓣 (切碎)
  3. 巴馬臣芝士...40g (刨碎)
  4. 松子...30g
  5. 特級初榨橄欖油 (Extra Virgin Olive Oil)...75ml
  6. 鹽...少許

  • 除了橄欖油外,其他全部材料放進攪拌器裡攪拌,大概1-2秒
  • 加入橄欖油,再攪拌1-2秒,即成
最後部驟﹕ 意大利雲吞全部包好後,放進大滾水內煮,浮起的時候就代表已經煮熟﹔隔去水份,混合適量的歐芹青醬便可上碟 後話﹕
  • 青醬可多做一點,用做冰塊的格格放進冷藏格(freezer)做成一粒一粒,什麼時候想起拿一粒出來就可以了
  • 做青醬不用歐芹可用羅勒(basil),其實用羅勒做的方是傳統意大利青醬。
  • 我用的意大利麵食麵粉稱為 "00"麵粉,這種麵份也稱為pasta flour,筋度比低筋麵粉還要低
  • 除了用"00"麵粉做意大利麵食外,還可以用其他麵粉,有人問我為什麼我做的意大利雲吞那麼白,是不是沒有用雞蛋﹔其實用不同的粉類出來的顏色會不同。根據在網路及食譜書中讀到的資料,使用小麥粉(Semolina)做的話,顏色會是很耀目的黃色。昨天買了這個麵粉,遲一點會試。
  • 餡料是可以隨意更改的
  • 不自己做意大利雲吞可以買現成的

2006年3月15日

My First Snowman

周末跟大龍回去威爾斯的家給他弟弟慶祝生日。星期天早上起床我就到樓下客廳去﹐睡眼惺忪的跟大龍爸說了聲早晨﹐他跟我講︰「看來你要在這裡留一個星期啊﹗」我聽得一頭霧水﹐傻兮兮的定眼看著他。他手指指客廳的凸窗﹐不看還好﹐一看我差點沒尖叫﹐我興奮得立刻跑上樓搖醒大龍︰「下雪了﹗到處都是﹐起來起來﹐我們要堆雪人﹗」他無力的對我笑了笑﹐轉個身又睡著了。豬﹗

大龍這隻豬一睡可以睡十二個小時﹔我無論多累﹐最多也只會睡八個小時。不多不少﹐一夠八個小時沒有鬧鐘也會自己彈起來﹐所以我跟大龍是有時差的。大龍爸曾經問我大龍有否試過比我早起﹐「好像沒有……」﹐因為他要早起的時候我會比他起得更早替他打點打點﹔現在想深一點﹐不知道是不是這隻豬想躲懶才懶床。
望穿冰雪﹐大龍終於破被而出﹐意氣風發的到樓下來裝模作樣的說︰「真的是下雪啊。」我厲了他一眼然後極速跳上他的背纏著他跟我到花園去堆雪人。他十萬個不願意﹐什麼理由理論歪理都噴出來「天氣太冷了」﹑「雪不夠厚」﹑「很幼稚呀」﹑「堆了還是會溶掉」。

我跟他說︰「天氣冷你不會穿衣服﹔你看也不看就說雪不夠厚﹔我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見雪﹐管你幼稚不幼稚﹔吃了飯還是要拉屎拉出來﹐你幹嘛吃飯﹖」他立時啞口無言﹐適時大龍爸插話︰「你小時候我還不是給你堆雪人﹐那有說什麼太冷這類廢話﹐去去去﹗」我得意的朝大龍笑了笑﹐他不情不願的套上大龍爸的水靴跟我到花園去。由於水靴只有一雙﹐手套只有一隻﹐我只好穿著拖鞋踏雪﹐大龍看見對我說︰「你真是塊硬餅乾。」(註1)

要是我問雪人是怎麼堆的﹐相信沒有堆過的都會說是一點一點的堆高 (我是這樣想)。原來堆雪人還是有方法的﹐先用一點點雪做一個雪球﹐然後放在地上滾﹐小雪球就會像魔術貼一樣一邊滾一邊把地上的雪黏住﹐這樣小雪球就會變成大雪球﹐那就可以用來做雪人了。

由於沒有水靴手套的關係﹐我只在花園逗留了大概20分鐘(註2)﹐整個雪人幾乎都是大龍堆的﹐我負責拍照。大龍爸剛貢獻了他的頸巾和帽子﹐還有不知從那裡找來不同顏色的膠蓋充當五官和鈕釦。

起初不情不願的大龍堆完以後一臉驕傲並對我說︰「這個雪人是第一個我自己堆的雪人。」原來他上一次堆雪人是十歲的時候﹐而且每次都是大龍爸一手一腳堆的﹔說真的一個十歲小子寧可跑去扔雪球。

大龍弟比大龍更豬﹐他起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大龍抬高鼻子問他︰「怎樣﹖堆得不錯吧﹖」

大龍弟牽牽咀角︰「是可以的了。不過有點幼稚。」

我才不管什麼幼稚不幼稚﹐要緊的是我happy!


  • 註1﹕「硬餅乾」= tough cookies﹐多指厲害角色或堅強的人
  • 註2﹕大龍樣衰衰的說︰「沒想到你的腳指還在。」

終於明白什麼叫做白雪皚皚

忙碌中的大龍

我跟雪人合照 (拖鞋踏雪)
Share |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